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一、特定形象解读类
角度1:人物形象
【基本格式】确定形象中心词(身份)——基本特点(经历、性格等)——形象意义
例1: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、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。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(有时还要结合诗句分析)
例2 (2010 福建卷)
访隐者
郭祥正
一径沿崖踏苍苔,半坞寒云抱泉石。
山翁酒熟不出门,残花满地无人迹。
结合第三、四句,赏析“隐者”的形象。
答: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,足不出户,门外落花满地,无人造访、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,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、随性自然的情怀。
角度2:事物形象——找寻物的特点,物与人的契合点(多用象征和托物言志)
【基本格式】说明形象的具体特征+揭示形象内涵(即作者借这一形象所抒发的感情、表达的志向、阐明的道理等,或是这一形象的象征意义)
例1 (2008安徽卷)
小孤山
谢枋得[宋]
人言此是海门关,海眼无涯骇众观。天地偶然留砥柱,江山有此障狂澜。
坚如猛士敌场立,危似孤臣末世难。明日登峰须造极,渺观宇宙我心宽。
问: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?
解答:小孤山是长江之中地势险要的军事要地(要点一:进一步说明这一形象),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,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,时处末世,也要勇猛坚毅、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,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、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(要点二:揭示这一形象的象征意义和时代内涵)。
二、诗歌意境鉴赏类
【基本格式】
描绘了什么样的客观形象图景+图景的特点+作者在其中交融了什么样的感情
【格式阐释】
1.一定要结合诗中的意象,在忠实于原诗的前提下,展开联想与想像,描绘成图景画面,语言力求优美。
2.在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时,注意准确地把准景物的特点和情调,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即可。如:自然清新、清旷冲淡、雄浑壮阔、苍凉萧瑟等等。
3.从中分析出作者的思想感情。
表现意境的术语:
雄浑开阔,雄奇瑰丽,浩瀚辽阔,博大高远,深邃奇崛,朦胧渺远,空灵高远,空蒙迷茫,苍凉悲壮;优美迷人,清新明丽,清净幽远,宁静恬淡,清净悠闲;冷寂幽僻,凄清冷落,寥落萧条
例1 (2008 天津卷)
山居即事
王维
寂寞掩柴扉,苍茫对落晖。鹤果松树遍,人访荜门稀。
嫩竹含新粉,红莲落故衣。渡头烟火起,处处采菱归。
问: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?
解答:诗的后四句写出了夕阳西下,炊烟升起,嫩竹、荷花清新可爱,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(要点一:结合“落晖”“嫩竹”“红莲”“烟火”等意象,展开想象,描绘图景);这样一幅恬静美好的景象(要点二:对这个图景做一个简要的总结);表现了诗人悠然闲适的心情(要点三: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)。
例2 2009全国卷
次石湖书扇韵①
姜夔②
桥西一曲水通村,岸阁浮萍绿有痕。
家住石湖人不到,藕花多处别开门。
这首诗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?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?请简要叙述。
答: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,写了小桥、流水、村庄、绿岸、浮萍、荷花、人家、庭院等景物。
例3 2009全国卷Ⅱ
军城早秋
严武
昨夜秋风入汉关,朔云边月满西山。
更催飞将追骄虏,莫遣沙场匹马还。
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?有什么寓意?
【参考答案】 夜晚,秋风、汉关、冷月、西山,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秋初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。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。
三、情感主旨提炼类
熟记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主旨:(可以结合后面附录“题材与情感”来理解)
a 愉悦、激动、哀伤、悲愤、沉痛、惜别、依恋、赞美、仰慕、豪迈、迷恋、忧愁、激愤、迷恋、忧愁、惆怅、寂寞、伤感、孤独、烦闷、恬淡、闲适、欢乐、仰慕、激愤、
b 英勇报国、坚守节操、忧国忧民、蔑视权贵、怀才不遇、壮志难酬、归隐田园、惜春悲秋、羁旅愁思、思乡念亲(友)、忆友怀旧、别恨离愁、相知相思、儿女情长、坚贞爱情、怀古伤今、借古讽今、愤世嫉俗、登高览胜、寄情山水、热爱自然等。
例1 (2008高考全国卷)
春日即事
李弥逊
小雨丝丝欲网春,落花狼藉近黄昏。
车尘不到张罗地,宿鸟声中自掩门。
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?请进行简要分析。
解答: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(根据题意,先提炼作者情感)。诗的一、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,小雨霏霏、落花狼藉,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;三、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,他只得在归鸟的呜叫声中。关上了自己的家门,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(根据题意,结合具体事实,对这一情感进行深入分析)。
例2 2010湖南卷
好事近
陆游
湓口放船归,薄暮散花洲宿。两岸白蘋红蓼,映一蓑新绿。
有沽酒处便为家,菱芡四时足,明日又乘风去,任江南江北。
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。
参考答案:
下片紧扣江行特点,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为伴,生活上别无奢求,乘风顺流、随意飘荡,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。
例3 (2007江苏卷) “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?”(详见后面附录)
例4 (2009 江苏卷) 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,结尾说“再续汉阳游,骑黄鹤”,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? (详见后面附录)
四、表达技巧分析类
重点要理解好表达方式、表现手法、修辞手法三个层面的内容。
表达方式:诗歌掌握描写、抒情2种
抒情方式:
a直接抒情:直抒胸臆
b间接抒情:借景抒情、融(寓)情于景、情景交融、触景生情、托物言志、感物伤怀等。
描写手法:
动静结合(以动衬静、以声衬静)、虚实结合、形声色结合(视觉、听觉、嗅觉、触觉等)、白描、渲染、细节、远近结合、点面结合、明暗结合、正侧结合等。
修辞手法:
比喻、比拟(分为拟人、拟物)、借代、夸张、对比、双关等。
表现手法(狭义):
象征、用典、烘托(渲染)、衬托、对比、联想、想象、动静结合、虚实相生、欲扬先抑、借古讽今、托物言志、主客移位、借形象说理等。
【设问方式】
常见的设问方式,有:
1、未点明表现手法的。如:“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/表现技巧/修辞手法”,“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”。
2、点明了表现手法的。如: “请从‘虚实’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”,“请从‘景’和‘情’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”等。
【基本格式】 说出表达技巧类型+结合内容分析说明+表达作用
【格式运用例析】
例1
绝句漫兴九首(其三)
杜甫
熟知茅斋绝低小,江上燕子故来频。
衔泥点污琴书内,更接飞虫打着人。
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,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。
解答: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是借景抒情(要点一:指出是何种表现手法)。诗人从燕子落笔,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,“点污琴书”、“打着人”等活动。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,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,以及对诗人的亲昵(要点二:作者如何运用这种手法)。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,给人自然、亲切之感,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(要点三:这种手法如何传达出诗人的感情)。
例2 2010广东卷
望江东
黄庭坚
江水西头隔烟树,望不见、江东路。思量只有梦来去。更不怕、江阑①住。
灯前写了书无数,算没个、人传与。直饶寻得雁分付②,又还是、秋将暮。
注:①阑:阻隔;阻拦。 ②直饶:纵使。分付:交付。
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。
答案一:上片前两句实写远望不见江东路,引起后两句梦中相见慰孤独的虚写(想象);想象中的相见反衬了现实中的孤独。
答案二:下片前两句实写灯前写信无人传,引起后两句错过大雁传信时的虚写(想象);想象中的暮秋雁断烘托了现实中的情感阻隔。
例3 2010安徽卷
岁暮①
杜甫
岁暮远为客,边隅还用兵。
烟尘犯雪岭②,鼓角动江城。
天地日流血,朝廷谁请缨?
济时敢爱死?寂寞壮心惊!
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,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。
参考答案: 借代,如“烟尘”代指边境战事;与后文“鼓角”相应,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,渲染了时局的艰危。用典,如“请缨”,典出《汉书·终军传》;在诗句中暗示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,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。
五、语言文字推敲类
角度1:炼字题、词眼(句中眼)。这一题型考查的是对古诗词“炼字(词)”艺术的鉴赏。一般要求找出诗歌中用得最好的一个字(词),说明其妙处;或直接要求说出某个字(词)的妙处;或提供两个字(词),要求说出哪个更好。主要是对动词、形容词进行赏析。
答题规范:字(词)含义+表现手法(如比喻、拟人、拟物)+字(词)的表达作用。
答题时应注意以下要点:
1、指明哪个字用得好;比较鉴赏型则指出哪个字用得更好。(“指定鉴赏字词类”可省略该步骤)
2、采用了比喻、拟人、拟物等手法的字(词),须指出采用的是哪一种表现手法,然后解释该字(词)在句中的含义,并把该字(词)放入原句中,展开联想,加以描述。
3、说明在全诗中起到的特别的表达作用。如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,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。
角度2:诗眼(篇中眼) 、题眼
答题规范:往往统摄全篇,可紧扣主旨逐句分析(或分景、情分析)
角度3:语言特色
答题步骤:(1)叙: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。
(2)析: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。
(3)评: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。
表现语言风格的词:
a质朴淡雅、欢快风趣、清新自然、平白如画、不事雕饰、通俗流畅、形象生动、典雅绮丽、含蓄隽永、简洁洗练、活泼明快等。
b不同作家的独特风格:豪放飘逸、沉郁顿挫、豪放、婉约、隽秀、闲静、恬淡优美、清新自然、雄健高峻等。
c不同流派的不同风格:田园诗恬淡宁谧,山水诗清新优美,边塞诗悲凉慷慨,讽喻诗沉郁激愤,咏史诗雄浑壮阔等。
例1 “沙明拳宿鹭,天阔退飞鸿。”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,请找出来,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。
解答:“拳”和“退”(要点一:指出用得好的字)。用“拳”字,是指“像拳一样”,使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;用“退”字,则是用拟人手法生动别致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(要点二:回归原句加以分析)。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(要点三:说明其特别作用)。
例2 “横空老鹤南飞去,带得钟声到海幢。”简析诗中“带”字的妙处。
解答:诗人在此运用了比拟(拟人)的手法(要点一:指出用得好的字)。老鹤与钟声之间本无联系,一个“带”字,把无形的钟声物态化,把老鹤拟人化,不仅写活了老鹤,而且也写活了钟声(要点二:回归原句加以分析),从而使整首诗在动与静、听觉与视觉、实写与虚写几方面有机结合,耐人寻味。(要点三:说明其特别作用)。
例3 (2004 江苏卷)
征人怨
柳中庸
岁岁金河复玉关,朝朝马策与刀环。
三春白雪归青冢,万里黄河绕黑山。
诗题为“征人怨”,通篇虽无“怨”字,但句句有“怨情”,请作简要赏析。
答:①句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,②句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,③句怨气候酷寒,④句怨景色单调。
例4 (2005江苏卷)
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
微风惊暮坐,临牖思悠哉。开门复动竹,疑是故人来。
时滴枝上露,稍沾阶下苔。何当一入幌,为拂绿琴埃。
诗以“微风”开头,并贯穿全篇。请对此作具体说明。
答:颔联:微风吹开门,吹动竹子(引起怀念故友之情)
颈联:微风吹落枝上露水(清在阶下青苔上)
尾联:希望微风吹进帘幔(拂去琴上尘埃)
例5 2010广东卷 望江东 “江水西头隔烟树,望不见、江东路。”简析“隔”字的双重意蕴。
[答案] ①(客观)视觉的阻隔:江水、烟树隔断归路;②(主观)情感的阻隔:思念之情无法传递。
例6 2010四川卷 “斜红叠翠”一句,“红”“翠”和“献”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,请简要分析。
参考答案:“红”“翠”点明了花叶的色彩,以“红”借代花,以“翠”借代叶。含蓄而形象。“斜”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,“叠”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。
补充:“评价”题
“评价”题的呈现方式一般是:列举或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,也是则是泛指式“有人认为”“有人说”等,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,是否合理,或谈谈自我看法。在解答“评价”题时,一要认真仔细审题,二要深入研读文本,三要扣住1-2个关键词,四是分层表述,有理有据,五是结构完整,观点明确。
2006年江苏卷“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,请谈谈你的看法。”
可答为: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,共享天伦之乐。语言朴素平实,亲切动人,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。
特别要指出的是凡出现“请作简要赏析”、“请对此作具体说明”、“请略加分析”、“请谈谈你的看法”等提示语的题就一定不能蜻蜓点水或不着边际草草就答。
附录一:题材分类与情感
山水田园诗:
①思想内容--热爱自然,钟情山水 ;厌恶官场,向往隐逸;淡泊宁静,志趣高远;闲适淡泊,悠然自得
②表现手法--借景抒情 白描
③语言特点--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
怀古咏史诗:
1、思想内容:
A、感慨盛衰(世事)无常 B、感慨国运衰微 C、抒发爱国情怀 D、评价历史是非 E、感慨壮志难酬,怀才不遇,报国无门,抑郁不得志 F、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、奢侈淫逸。
2、常用手法:对比,用典故
边塞诗:
(1)思想内容--边塞风光(奇丽壮阔);建功立业的报国豪情;怀才不遇,报国无门的感伤;统治者穷兵黩武,对战争的不满和控诉;将士艰苦生活;思乡念亲或征人思妇的愁苦思情;友人惜别感伤或壮别感奋等。
(2)语言风格--雄浑豪放、慷慨悲凉
(3)常用手法--比喻、夸张、用典、烘托、对比
别离诗:
1、思想内容:表达离愁别绪,多伤感。
2、表达深情厚谊,多赞美、留恋。
3、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。
4、表达自己的志向。
贬谪诗:
1、流露遭贬后郁闷、无奈、失意的情感。
2、表达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、关注黎庶,但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。
咏物言志诗:
①咏物--形态、色泽特征,或所处环境 ②人--精神品格
③从整体看,托物言志,常用比喻、象征、拟人、对比。④从具体描写看,除了正面描写,常用侧面烘托
闺怨诗:
闺怨诗有两类,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,对家乡亲人的思念。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,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。
附录一:模拟题、高考题南京市2011一模
题江湖伟观 刘黻
柳残荷老客凄凉,独对西风立上方。
万井人烟环魏阙,千年王气到钱塘。
湖澄古塔明寒屿,江远归舟动夕阳。
北望中原在何所?半生赢得鬓毛霜!
[注]刘黻,南宋爱国诗人,屡遭贬斥。国都陷落,毅然奔赴国难,为国献身。
(1)诗人在秋风萧瑟的季节登高望远,请从首联中找出能反映季节特征的意象。(2分)
答:残柳、老荷。(2分。各1分,只写柳、荷、风不得分)
(2)第二、三联是怎样表现“伟观”的?任选一联简要分析。(4分)
答:第二联,上句抓住“万井人烟”从空间上实写了都城繁华热闹的景象,下句抓住“千年王气”从时间上虚写了历史的深远,时空交错,虚实结合。(4分。表现手法2分,简要分析2分)
第三联,上句选取了西湖、古塔、寒屿等意象描绘了一派静谧的阔大之景,下句借远江、归舟、夕阳等意象,描绘了一幅归舟过处江水荡漾的动态秋江图。动静结合,画面开阔辽远。(4分。表现手法2分,简要分析2分)
(3)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?请简要分析。(4分 )
答:①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,孤独凄凉之情;②诗人北望中原,收复无望的哀痛之情;③诗人屡遭贬斥,半生潦倒,报国无门的沉郁哀伤之情。(4分。一点2分,2点3分,3点4分)
南京市2011二模
卖花声
张舜民
楼上久踟躇。地远身孤。拟将憔悴吊三闾。自是长安日下影,流落江湖。
烂醉且消除。不醉何如。又看暝色满平芜。试问寒沙新到雁,应有来书。
(1)“自是长安日下影”中。“长安”和“日”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?(2分)
答:借代、比喻。(2分。每点1分)
(2)词中抒情主人公“踟躇”的原因有哪些?结合作品简要分析。(4分)
答:①离:远离君王(或遭受放逐)的苦闷;②孤:流落江湖的孤独;③思:思乡(或思君)的惆怅。(4分。每点1分,答对三点得4分)
(3)“又看暝色满平芜。试问寒沙新到雁,应有来书”中“满”和“新”二字很有表现力,请简要赏析。 答;满:动态(1分)地表现了夜色渐深的过程(1分),新:暗示年复一年(1分),强化感情(1分)。
2011南京三模卷 阅读下面两首诗,然后回答问题。
送温台
朱放[唐]
渺渺天涯君去时,浮云流水自相随。
人生一世长如客,何必今朝是别离!
雨夜
张咏[宋]
帘幕萧萧竹院深,客怀孤寂伴灯吟。
无端一夜空阶雨,滴破思乡万里心。
(1)《送温台》中“渺渺天涯”“浮云流水”分别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?(2分)
答:“渺渺天涯”表现了担忧之情;“浮云流水”表现了不舍之情(2。每点1分)
(2)“帘幕萧萧竹院深,客怀孤寂伴灯吟”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?请简要赏析。(3分)
答:诗句描绘了一幅萧瑟凄怆的秋夜孤吟图。庭院幽深,瑟瑟秋风,摇动翠竹,掀动帘幕,客房者惟有孤灯相对,自吟自怜。(3分。特点“萧瑟凄怆”1分;画面描绘2分,其中“帘”“竹”“院”“客”“灯”每两个意象描绘合乎情境1分)
(3)两首诗的结尾两句抒情方式有何异同?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。(5分)
答:同:都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(1分)。第一首“何必”表达了面对别离的豁达,对朋友的宽慰(1分);第二首“无端”表现幽怨之情,“思乡万里心”表现思乡之情;(1分)。异:第二首还运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(1分),“一夜空阶雨”烘托思乡之情(1分)。
南通市2011一调
满江红 刘克庄
金甲雕戈,记当日、辕门初立。磨盾鼻①,一挥千纸,龙蛇犹湿。铁马晓嘶营壁冷,楼船夜渡风涛急。有谁怜、猿臂故将军,无功级②?
平戎策,从军什,零落尽,慵收拾。把《茶经》《香传》,时时温习。生怕客谈榆塞③事,且教儿诵《花间集》。叹臣之壮也不如人,今何及!
【注】①盾鼻:盾中央的纽。磨盾鼻:在盾鼻上磨墨。②无功级:指汉代李广抗击匈奴,屡立战功,却不得封侯。③榆塞:代指北方边塞。
⑴上阕“磨盾鼻,一挥千纸,龙蛇犹湿”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?这样写有什么作用?(3分)
答案:【夸张、比喻(1分)。传神地显示了草拟文书时笔走龙蛇、倚马可待的超人才气和踌躇满志的精神状态(2分)。】修辞手法(夸张、比喻、借代),答对其中一种得1分;答对其中两种得2分;多答不扣分。扣住“比喻”、“借代”或“夸张”手法分析作用且表述准确,则再得2分
⑵上阕“铁马晓嘶营壁冷,楼船夜渡风涛急”两句,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战争场面?(3分)
答案:【天刚黎明,寒气侵人,披着铁甲的战马已嘶鸣起来,奔赴战场;黑夜里,狂风呼啸,怒涛翻滚,高大的战船正在抢渡(2分)。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两军交战的惊心动魄的场面(1分)。】
语句通顺,描述基本准确,一句1分;采用分总或总分结构均可;生硬翻译,则此处的2分不可赋予。概括,意对即可,1分;若概括不准确,此处的1分,不可赋予。
⑶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?请结合诗句,作简要分析。(4分
答案:【上阕,以李广自况,表达了虽有战功却不获封赏的怨愤之情(2分);下阕,通过叙写温书、课子、懒得整理旧时诗文疏奏等貌似闲散的生活,表达了英雄失路、壮怀难伸的隐痛和酸苦(2分)。】
感情,3分;答出其中(①虽有战功却不获封赏的怨愤之情,②英雄失路、壮怀难伸的隐痛和酸苦)一种,得2分;两种,得3分;意对即可。若联系诗句作答,则再得1分。
南通市2011二调
野 望
杜甫
西山白雪三城戍②,南浦清江万里桥。
海内风尘诸弟隔,天涯涕泪一身遥。
惟将迟暮供多病,未有涓埃答圣朝。
跨马出郊时极目,不堪人事日萧条。
【注】①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(761)成都草堂。②三城戍:当时因受吐蕃侵扰,曾在松、维、堡三城设戍。
⑴“海内风尘诸弟隔”一句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?请作简要说明。(2分)
参考答案:比喻,以“风尘”喻战争。 评分建议:比喻,1分;说明,1分。
⑵这首诗以“野望”为题,请具体说明全诗是如何扣住“望”来写的。(4分)
参考答案:①首联由远及近描写所“望”之景;②中间两联因景生情,抒写“望”之感慨;③尾联点明“望”之方式和地点,以及由“望”引发的忧虑。
评分建议:答对一点,得1分;答对两点,得2分;答对三点,得4分。
⑶这首诗情感丰富,请作具体分析。(4分)
参考答案:①“三城戍”“ 海内风尘”表达忧国之情;②“诸弟隔”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意;③“一身遥”表达漂泊孤寂之苦;④“迟暮”“多病”抒发年老多病的感伤与无奈;⑤“未答圣朝”表达未能报国之憾。
评分建议:每点1分。答对其中四点,即可得4分。如未结合诗句分析,酌情赋分。
南通市2011三调
阮郎归
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①
向子諲②
江南江北雪漫漫,遥知易水寒。同③云深处望三关,断肠山又山。
天可老,海能翻,消除此恨难。频闻遣使问平安,几时鸾辂④还?
【注】①公元1127年“靖康之变”,徽、钦二帝被金兵掳去,中原尽失。②向子諲: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。③同:通“彤”。④鸾辂:帝王所乘的车驾。
⑴这首词的上片是怎样表现“断肠”的?(3分)
参考答案: ①起笔设境,渲染氛围:江南江北,大雪漫天,阴冷苍凉。②展开联想,吐露悲意:易水清寒,国家蒙难,其悲不堪。③即景述怀,强化情感:彤云密布,关山重重,肝肠寸断。
⑵“天可老,海能翻,消除此恨难”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?请作简要分析。(3分)
参考答案:反衬。(1分)以“天可老”“海能翻”反衬“此恨”难消。(2分)
评分建议:如答“衬托”亦可。如答“化用”并能作简要说明,得2分。如答“对比”,不得分。
⑶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?(4分)
参考答案: ① 对中原尽失、二帝被掳的伤痛之情。(1分)
② 对“靖康之耻”难以忘怀、难以洗雪的痛切之情;(2分)
③ 对故国故君的思念之情。(1分)
徐州2011二调
二月二日①
李商隐
二月二日江上行,东风日暖闻吹笙。
花须柳眼各无赖,紫蝶黄蜂俱有情。
万里忆归元亮井②,三年从事亚夫营③。
新滩莫悟游人意,更作风檐雨夜声。
【注释】①此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梓州任幕府的第三年。②元亮井:陶渊明字元亮,这里用“元亮井”指代像陶渊明那样的归隐生活。③亚夫营:汉文帝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,军纪严明;这里指代作者供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。
(1)首联和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?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?(4分)
参考答案:①描写了风和日暖、笙歌笑语、花柔柳嫩、蝶紫蜂黄的早春景象。(2分)②手法:拟人、对偶。
(2)从“万里”、“三年”两个词中任选一个加以赏析。(2分)
参考答案一: “万里”强调空间渺远,蕴涵飘零天涯而欲归家不能的苦闷;(1分)为尾联抒发作者的悲情做铺垫。(1分)
参考答案二: “三年”点明时间漫长,流露羁旅的愁苦和疲惫。(1分)为尾联抒发作者的悲情做铺垫。(1分)
(3)请结合全诗,简析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。(4分)
参考答案:本诗作者的情感由乐而悲,进而由悲而怨。前两联先写欢乐春景;中间一折,抒发悲抑归情;末句再折,转责新滩不解人意,情感变化一波三折。(答出1点得1分,答出2点得2分,答出3点得4分)
(2006江苏卷)
鹧鸪天 室人降日*,以此奉寄 [元]魏 初
去岁今辰却到家,今年相望又天涯。一春心事闲无处,两鬓秋霜细有华。
山接水,水明霞,满林残照见归鸦。几时收拾田园了,儿女团圞夜煮茶。
*室人降日:妻子生日。
⑴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?第二句中的“又”字用得好,好在哪里?
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。“又”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,饱含愁苦与无奈。
(2)“满林残照见归鸦”一句,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?请略加分析。
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,运用的是反衬手法。
⑶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,请谈谈你的看法。
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,共享天伦之乐。语言朴素平实,亲切动人,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。
(2007江苏卷)
鹧鸪天 送人
辛弃疾
唱彻《阳关》泪未干,功名馀事且加餐。浮天水送无穷树,带雨云埋一半山。
今古恨,几千般,只应离合是悲欢?江头未是风波恶,别有人间行路难。
(1) “浮天水送无穷树,带雨云埋一半山”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?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?
翘首远望,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;路途艰险,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;山高水长,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。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.
(2)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?
不应把离别(相聚)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(欢乐)的事。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。
(2008 江苏卷)
登金陵凤凰台
李白
凤凰台上凤凰游,凤去台空江自流。吴宫花草埋幽径,晋代衣冠成古丘。
三山半落青天外,一水中分白鹭洲。总为浮云能蔽日,长安不见使人愁。
[注]①一水:亦作“二水”。
(1)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,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。(4分)
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,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;寄寓人事沧桑、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。
(2)“总为浮云能蔽日”-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?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?(4分)
比喻。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,忧奸邪为非作歹;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,忧国忧君忧民。
(2009 江苏卷)
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
岳飞
遥望中原,荒烟外,许多城郭。想当年,花遮柳护,凤楼龙阁。万岁山前珠翠绕,蓬壶殿里笙歌作。[注]到而今,铁骑满郊畿,风尘恶。
兵安在?膏锋锷。民安在?填沟壑。叹江山如故,千村寥落。何日请缨提锐旅,一鞭直渡清河洛。却归来,再续汉阳游,骑黄鹤。
【注】万岁山、蓬壶殿: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、亭台宫殿。
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?“万岁山前珠翠绕”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?(2分)
想当年,到而今。 借代。
⑵词中写了哪些“风尘恶”的景象?(4分)
铁骑满郊畿,士兵“膏锋锷”,百姓“填沟壑”,千村寥落。
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,结尾说“再续汉阳游,骑黄鹤”,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?
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,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,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,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,转到想象中“提锐旅”“清河洛”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。
【2010江苏卷】
送 魏 二 王昌龄
醉别江楼橘柚香,江风引雨入舟凉。
忆君遥在潇湘月,愁听清猿梦里长。
(1)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。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《雨霖铃》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?
橘柚香。 多情自古伤离别,更那堪冷落清秋节。
(2)一、二两句诗中“醉别”、“江风引雨”表达了惜别深情,请作简要说明。(4分)
惜别知音,借酒浇愁;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。
(3)三、四两句诗,明人陆时雍《诗镜总论》云:“代为之思,其情更远。”请作具体分析。(4分)
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,通过想象拓展意境,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。
(来源:新阳光作文网/作者:徐子鸣)
责任编辑:文禾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